- Published on
台灣工程師找日本工作的四種管道
- Authors
- Name
- 咻咻
單以日本職缺而言,印象中,在我碩士班剛畢業的求職季節,只有像 Toshiba 之類的大商社有來台灣徵才,在日本的知名軟體外商也只有 Google,連 Line 都還沒問世。最近幾年隨著資訊越來越流通、軟體公司越來越多、招募海外工程師的職缺 (Indeed, Amazon, Google, SmartNews, Line, 樂天, Houzz, ...) 也漸漸越來越多。能得到面試機會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元了,以下是幾個我試過的管道:
1. 自行搜尋職缺
也就是使用類似台灣的 104 網站、或是直接到企業的網站看有沒有職缺說明頁。日本的求職網站有非常多個,針對的面相也不同(新鮮人、轉職等等),方式是你在網站上填寫個人資料之後,許多 agent 就會寄罐頭信件給你,希望能進一步聯繫。要注意的是這些網站的介面都是日文,match 的絕大部分也是傳統日本公司的職缺。我覺得沒有很適合我,因此我在這些網站,沒有任何真正的求職行動。
2. LinkedIn、HR
LinkedIn 是全球性的求職網站,三不五時就會收到 Head Hunter 或一些公司 HR 的問候。我有幾個面試機會就是從 LinkedIn 收件匣得到的。由於它是比較歐美式的社群網路,職缺也都是外商、台灣為主(日本公司不太會透過這裡找到你),你可以依個人的求職方向,決定要放多少時間在經營 LinkedIn。
3. Head Hunter 、線下活動、說明會、社群、與其他 Proxy
舉 SmartNews 這間公司為例,他們在 2019 年來台灣舉辦徵才說明會,協辦是知名 HH 公司 Adecco,我因此有跟 Adecco 的 Head Hunter 搭上線,也透過他們投了一些公司的職缺。自己是覺得在 Adecco 遇到的 HH 還不錯,回應很快,推薦的職缺也不是亂槍打鳥型的。
另外最近也有 Worklife in Japan、東京工程師圖鑑等組織,竭盡全力幫台灣人找日本的工作。前者的網路文章豐富,後者舉辦了各式各樣的說明會、日文課程等等,再幫你跟合作的日本 HH 媒合。當時我也有藉由東京工程師圖鑑,媒合到一位在日本的台灣人 HH,但是在溝通過程上並不是很順暢。舉例:HH 在幫我跟日本公司安排面試時間時,竟然算錯時差(真的只能說:是在哈囉!?),害我被動錯過面試時間。
4. 人脈
人脈是我覺得最好的方式。也就是自己先想好想投的公司,再透過裡面認識的朋友內部推薦。一來流程幾乎都會比海投快,二來跟海投相比,你能透過朋友更了解這家公司。我最後也是去了透過人脈而找到的公司。這個方式比較適合已經有工作經驗、在業界已經有點人脈的求職者。
最後再補充一些分享,單就日本職缺而言,我打從一開始就是鎖定「在日本的外商,上班主要用英文」的公司,因為我的日文沒有好到能夠上班,並且我原本就是在美商,能夠使用英文反而該算是我的強項;再者,我一開始求職的期待薪資也拉的很高,也隱約知道一般日本公司不太可能提供那樣的 package,對我來說,與其分出一些心思去準備日文,不如直接放棄日文職缺,好好準備 technical 面試的內容。
所以,上述提到的日系 HH ,都不適合我,是因為他們「非常希望你去 fit 日本公司的求職流程及文化」,比方說,要我準備日式履歷表,上面要有「照片、目前年收、住址、年齡」這些每一個在美國問了都可以被告到死的資料。跟 HH 反應,回答不外乎「我知道美國是那樣那樣,但是你在日本求職,你就是要這樣這樣」(我遇到兩個 HH 都是這樣回)。另外在薪資方面我也被其中一個 HH 洗臉說「嗯...你是要找 FE 工程師,開這個價格,應該是很難...」這樣。他們真的只給我 proxy 的感覺,沒有要特地去幫 candidate 做客製化的求職。後來我直接放棄這邊的所有職缺,並且在「照片、目前年收、住址、年齡」完全沒有提供的情況下,在面試時一句日文也沒說,拿到了一個超過我跟東京工程師提的預期薪資的 offer。
話雖如此,我並沒有要否定以上團體的意思,我覺得他們很有熱情,籌劃了很多有用的講座,只是我並非他們的目標客群而已。
最後再分享一個好用網站 Japan Dev,相當適合求職目標跟我類似的人喔!